查看原文
其他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一个旧的香港后会无期

圳长 深圳客 2022-06-21

 文/沈步摇


离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日越来越近,“五十年不变”不知不觉已过一半。


在南海的飘摇风雨之中,6月14日离开香港的水上餐厅珍宝海鲜舫,在6月18日遭遇风浪,经过海上一夜的挣扎,于6月19日下午沉没。

珍宝海鲜舫  图源:香港星岛日报


这艘接待过英国女王、汤姆克鲁斯等无数名人的港式料理船,曾是香港辉煌的见证者。


珍宝海鲜舫曾是香港著名旅游地标餐厅,建筑极具传统中国皇宫特色,周星驰的《食神》、《无间道2》、《生化危机6》等电影都曾在这里取景。每个到港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食府”。它曾被四级大火焚毁,“赌王”何鸿燊及新世界发展创办人郑裕彤斥巨资重建,新的珍宝海鲜舫得以在1976年重新开门迎客。

四十多年来,它迎来送往了超过3000万宾客。但现在它却永远消失在海底。

 

珍宝海鲜舫昔日夜景


我想起香港歌手邓紫棋的歌: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

当一个人成了谜

你不知道

他们为何离去

——邓紫棋《后会无期》


后会无期,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你不知道是要放手,还是要继续回忆。据说珍宝坊执笠前,最后一位客人是杜琪峰。这位给我们带来无数香港记忆的导演,在电影《黑社会》里贡献了一句耐人寻味的台词:


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国。


 杜琪峰导演电影《黑社会》




01

两制与良治



时光回到1997年6月30日那个飘着微雨的夜晚,维港上空的五星红旗,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经典镜头


香港一份本地报纸连夜推出号外,标题为《一个大时代的开始:香港信有明天》。去年6月,这份报纸已经停刊。香港的明天,并不是所有人的明天。就在九七前后,有相当一批人离开了香港。


这不会影响到香港的持续繁荣。按照邓小平说的“马照跑、舞照跳”的原则,香港只是主权移交,资本主义的制度、生活方式,保持五十年不变。这一原则被认为是处理国家统一问题的一大创举。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表示:“我们在协议中说五十年不变,就是五十年不变。我们这一代不会变,下一代也不会变。到了五十年以后,大陆发展起来了,那时还会小里小气地处理这些问题吗?所以不要担心变,变不了。”


香港赛马 图片来自HKJC


从八十年代开始的北上投资办厂,香港的产业迁移与升级,让珠三角地区受惠良多,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是以资本主义的香港为学习与模仿的对象,深圳就是这种学习模式下的奇迹城市。香港也因此完成了亚洲金融中心的身份确认,产业触角得以深入到中国广阔的内地市场。


香港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使它成为亚洲金融中心


深圳的奇迹,当然要归功于改革开放,但“两制”其实是中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抓手”。开放首先是内地对香港的开放,对香港开放即意味着对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因为香港有保护产权与资本的制度与司法体系。


香港尖沙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迎风飘扬  图源:新华社  李钢 摄


回归后的香港,正是“两制”这种“良治”,在维系着中国与世界的连接。身处社会主义中国和资本主义世界之间,香港堪称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变压器。一直到2021年,中国吸引外资经过香港管道的比例仍然接近六成。


香港的房地产交易制度、股市期货交易制度、物业管理制度等等,在过去三十年里,是内地学习的样本,香港作为一个华人城市,在很多方面为中国内地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甚至在过去新冠肺炎肆虐的两年半之中,香港的疫苗接种也为内地提供了数据分析。


内地最早的房地产开发就是模仿香港高地价、高房价及高福利房的发展之路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两制”好处就是,一方面香港得以保留自己的特质,保持嵌入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可以远远不断汲取香港的资本与产业经验。因而坚持“两制”,不仅是香港的需求,同样也是中国大陆的需求。


五十年不变的庄重承诺,已经走过一半。回归25年来,评价香港的治理和社会发展,“两制”的坚持一定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香港与内地不一样,是基于其历史环境及中英谈判的现实政治因素的,这种“不一样”,正是香港对中国内地的价值所在。


求同存异的重点在“存异”,“异”才是有价值的部分。


独具香港特色的街景




02

一国与爱国



尽管历经了一个半世纪的英国统治,但毫无疑问的是,香港人的拳拳爱国之心可谓天日可表。回归之后,中国大陆历次自然灾害,香港均为人均捐款最多的地区,更不要说香港每年为大陆举办的各种祈愿活动。他们不仅希望“香港明天更好”,也希望“祖国明天更好”。

这种“祖国明天更好”的期待,无疑是一种较高形式的爱国主义思潮。香港民众当然是期待中国内地能够与香港一样文明与繁荣,那样的交易成本、沟通成本会更低。在一个崇尚商业逻辑的城市里,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李家超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  图源:新华社


事实上,“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爱国的港人治港。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习近平主席也指出,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


在过去的25年当中,如果把“爱国”当作一枚硬币的话,“解殖与回归”,当然是这个硬币的两面。所谓“解殖”,即去殖民地化。这需要香港去摒弃那些港英时期形成的、与“爱国”主题不符的部分。对一个有较长历史积淀的城市而言,这无疑需要相当的过程。


1997年回归前香港铜锣湾鹅颈街市廊桥上挂着“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横幅  图源:新浪图片


“回归”即意味着向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断靠拢,对香港而言,这也是一种挑战。虽然香港已经在普及普通话,在教材中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等,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方能奏效,因而,回归是一个漫长的、需要耐心的长期过程。易言之,“解殖”就是去英国化,“回归”就是中国化。


显然“一国”是“两制”的前置限定条件。在这个大前提下,香港的腾挪空间不仅考验着整个港府治理水平,同时对每个生活在其中的港人也是一场触及灵魂的考验。


叮叮车上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海报  图源:中国日报记者邹红摄




03

寻找中点



二十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两三代人的时间。如今回归后出生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那个在港片里烟火气十足的香港已经是追忆的对象。毫无疑问的是,香港已经是一个新的香港。这里的“新”,即是香港呈现出与九七前不同的面貌。


自1997年至2021年底,持单程证赴港的内地人总数为112万,约占香港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新移民成为香港市民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他们积极参与政治,在香港努力扩大中国内地主流话语对香港的影响。他们在不断提高香港人爱国的整体含金量。

2021年10月1日香港大街小巷人们手持国旗庆祝国庆  图源:中国日报


即将卸任的特首林郑月娥在前不久的公开谈话中表示,在其任期内,特区政府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足以令一国两制脱轨”,幸赖中央政府及时出手,在宪制层面为香港提供解决方案,为一国两制保驾护航。与九七回归时相比,现时的香港,与北京的关系更为紧密。


经过25年与内地市场的紧密结合,香港在产业链上与内地的关系也已经不可分割。内地与香港的服务贸易已经基本实现自由化,同时在各个产业上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人流、资金、物流、通关、路网等方面,与九七时相比,密切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香港与内地市场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尤其在大湾区建设的远景目标上,更是值得大书。香港已经与深圳、东莞、珠海等内地城市实现了一小时生活圈,有大量港人在内地生活和工作。大湾区一体化的进程指日可待。此外,香港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在银行、会计、投融资、财富管理和人民币服务等领域提供全方位的全球服务。 


如果站在1979年,深圳河显然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巨大鸿沟。资本主义在那头,社会主义在这头。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过25年的香港回归,深圳河的性质判断已经不重要了。从上述这些指标来衡量的话,香港在各个方面都已经与内地大大靠拢。


深圳河两岸  图源:深圳特区报


“回归”不仅是身体的距离,也是“心”的距离。当我们回首香港这二十五年的历程,这一点尤为明显。四分之一的世纪过去,香港不仅保持了一座亚洲的世界城市的地位,同时,更增加了一抹亚洲的中国城市的红色。


如同本文开始的那艘远去的船,一个旧的香港不在了。这就是沧海桑田般的变幻。


罗大佑唱出了每一个人的心声:


每一滴泪珠,都仿佛说出,你的尊严。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文|深圳客编辑部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香港回归这些年


留言区聊聊~


【圳长原创 | 欢迎转发 | 未经许可 | 谢绝转载】


❤请点“赞”“在看”支持深圳客原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